一、背景依据
为加快推进全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64号)《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联通信〔2023〕180号)《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府办函〔2022〕14号)《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深府办函〔2022〕104号)《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深工信〔2023〕30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总体目标
建设具有深圳优势的新质互联网,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构建陆海空天全场景智能网络体系,形成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要素供给能力,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在升级基础网络、陆海空天一体化、优化算力网络、完善生态体系等方面提出18项工作任务。
1.万兆光网试点。建设一批万兆光网试点小区、工厂、园区,万兆宽带网络覆盖学校、医院、楼宇、社区1000个以上。
2.5G-A网络全覆盖。开展“鹏城满格 先锋领航”专项行动,新增5G-A通信基站4000个以上。
3.“双万兆”应用赋能。持续推进万兆光网和5G-A网络在工业、能源、教育、医疗、文体、低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移动物联网向“万物智联”进阶。
4.WLAN优化提升。重点提升社区工作站、口岸、交通枢纽、医院(社康中心)、学校、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流量场所WLAN信号覆盖和网络容量,推动WLAN设备建设并接入全市公共无线局域网统一认证管理服务平台。
5.IPv6演进升级。开展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以IPv6为基础的新质互联网项目建设,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持续提升。
6.布局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新增通感基站440个以上,构建全球首个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
7.完善低空飞行配套服务。加快推进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完善龙岗、盐田、坪山、大鹏等测试场功能,加快建设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
8.建设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科技卫星通信应用项目、亚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项目二期建设,新增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10个以上,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一体化发展。
9.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实施融合创新应用示范项目10个以上,打造全国一流的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集聚区。
10.算力强基。推动“鹏城云脑”网络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组织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算力强基揭榜任务,支持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参与国家算力互联互通核心枢纽节点建设。
11.“算网协同。扩大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调度规模,推进数据中心内部400/800GE以太网、智能IP广域网技术部署,提升集群算力效率和可靠性。
12.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行动。推动更多高水平外资企业加入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新增试点企业20家以上。
13.信息枢纽建设行动。全力争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落地深圳,支持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万兆以太“百千万”建设行动。推进智慧园区、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工厂等重点场所数据通信网络(以太网络)升级,新增高品质万兆以太园区100个以上、10G以太端口1000个以上、Wi-Fi 7 AP(第7代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0000个以上。
15.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发展行动。支持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iSLA)、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等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和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发展壮大,提升国际规则影响力。
16.多功能智能杆效能提升行动。开展信息普查,推动接入全市多功能智能杆综合管理平台,发挥多功能智能杆社会治理效能。
17.赛事保障专项行动。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赛事举办为契机,开展场馆通信设施验收备案、信源建设和公用通信网接入,保障赛事活动通信畅通和无线电安全。
18.应急通信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急时电信企业间资源共用、互备及协同抢修机制,加快建设超级基站,夯实基层通信网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