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投诉/咨询电话:12345 0755-88102553 投诉/咨询邮箱:xzc@gxj.sz.gov.cn
地址:深圳福田福中三路市民中心三楼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办公时间:9:00-12:00 14:00-18:00(工作日)
网站标识码:4403000048粤ICP备1005321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15号
一、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1、全面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2、延续阶段性降费缓缴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对完成转供电改造的园区在2023年2月底前实施直供电。 3、降低企业用房成本。在全市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 4、强化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建立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 5、降低企业融资贷款成本。对2023年1-3月从深圳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 6、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2023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费率最高减免40%。 7、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建立中小微企业随意抽贷、压贷、断贷协调机制。 8、深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做深做实金融驿站项目,2023年实现金融驿站网点达到150个。 二、有效扩大市场需求 9、扩大消费刺激中小微企业市场需求。鼓励各区发放多种形式消费补贴。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 10、支持文旅体行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星级酒店、旅游景区“联游套票”给予补贴。2023年2月份开始全面恢复线下体育赛事。 11、帮助企业及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对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展会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 12、加快推进应用场景示范。为新型储能、医疗器械、V2G(车网互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多功能智能杆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先行先试创造条件。 三、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13、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期间产生的利息,贴息支持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 14、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2023年底,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万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以上。 15、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吸引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进入风投创投领域,丰富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来源。 16、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在“创客中国”(深圳)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的获奖项目,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在大赛中荣获全国500强的企业,满足基本条件可直接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7、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遴选一批优质平台商,每年对其助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的任务完成情况分别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助。 18、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育。推动2023年企业家培育工程及产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名额向小微企业倾斜,并扩大培训规模。 19、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内外标准编制。 20、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市、区、街道三级企业服务体系,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服务行动五年计划。
1、2023年1月11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工信部企业函〔2023〕4号),提出15项支持举措。 2、省、市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为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3、当前中小微企业迎来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订单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资贵等问题,为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深圳市税务局等部门起草印发了《若干措施》。
《操作规程》一共分为六章十八条,主要包括总则、支持对象、条件和标准、申请和奖励程序、绩效管理、监督检查和附则。其中支持对象和扶持标准、申请和奖励程序是本规程的核心内容。 支持对象、条件和标准主要对政策文件中条款予以细化,企业扩产增效扶持计划共有两个子扶持方向,分别为工业企业产值提升奖励项目和工业企业梯度培育项目。 工业企业产值提升奖励项目主要面向上一年度产值5亿元且产值增速达到一定标准的工业企业;该项目标准根据每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相关标准,报市政府审议通过后对外公布。 工业企业梯度培育项目主要面向工业总产值首次达到或超过100亿、500亿、1000亿元的单一工业企业主体。奖励标准按照政策明确的标准执行,对首次超过1000亿元、500亿元和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一次性突破多个奖励档次的,按最高档次标准予以奖励。 由于项目要求企业报送市政府各部门数据保持一致,《操作规程》规定相关数据采用企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1-12月数据为准。 申请和奖励程序主要是明确了资金的受理和流转流程,本项目需要企业如实向我局报送数据材料。我局后续将会对企业报送的数据转至相关部门进行一致性核实,对于一致性核实通过的企业,我局将按照相关标准拟定资助计划并按相关流程拨付资金。